新闻中心
向段长明同志学习丨第三篇 既当职工的“勤务员”也当安全“吹哨人”

发布时间:2022-05-18 10:44

内容来源:井下作业工程公司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第三篇 既当职工的“勤务员”也当安全“吹哨人”






七里村炼油厂之前只有常压蒸馏工艺,1980年配置建设热裂化工艺,把常压炼油生产汽、柴油之后剩下的重油作为热裂化原材料,再生产汽、柴油。二次生产出的汽油辛烷值高,有利于提高燃油动力效果。

 


为了保证工程按期完成,矿上从各单位抽了几十名钳工、车工、焊工等方面的行家里手组成支援团,帮助七里村炼油厂扩建。矿长段长明亲自坚守在七里村炼油厂现场,并在生活上主动担当大家的勤务员。




当时大家住在旧小学的房子里,每天早晨6点半,段长明就起床给各房间生火炉、烧洗脸水,然后将大院打扫干净。7点叫醒疲惫的工人起床,7点半左右大家吃早饭,8点准时上班。哪里有问题,他总是主动想办法协调解决。




段长明认为,当领导就是为大家服务,为大家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,甩胳膊、指别人头的官老爷作风绝不能有。




1981年2月16日上午11点多,段长明到七里村炼油厂查看热裂化装置开炉情况。当他登上炼塔时发现储渣油罐呼吸孔大量往出排气,立即判断操作有误,有爆炸危险。他急忙走下炼塔,不顾个人安危向储渣油罐边跑边大声喊:“装置发生问题,赶快检查。”在离罐不远处时,“轰”一声巨响,一股巨大气流把油罐盖腾空冲起,一阵高温油雨洒了段长明一身。




这时,炼油炉还在运转,高温油还继续向外喷射,整个炼油厂烟雾弥漫,如果有一处着火,引起炼油厂、选油站、成品油库的连续爆炸,不但炼油厂保不住,整个矿区和职工群众的生命也将受到威胁。




段长明冒着危险和两位职工及时地关闭了油泵,避免了一场更大事故的发生。




下午,段长明参加了事故分析会,平时和蔼可亲的他此时非常严肃地指出这次事故的性质和危害,对有关当事人提出了严厉批评,要求炼厂在“三不放过”的基础上,认真总结经验教训,彻底杜绝类似事故发生。




工作几十年,段长明经历了好几次这样的危险事故,每一次都临危不惧,处乱不惊,冲在前面,沉着冷静地指挥“战斗”,使事故的危险和损失降到最低。







[ 编辑:管理员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