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向段长明同志学习丨第十篇 人拉肩扛 身先士卒为效益

发布时间:2022-05-31 13:11

内容来源:井下作业工程公司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第十篇 人拉肩扛 身先士卒为效益

 

1986年3月,延长油矿管理局调拨27人支援延炼筹建,大都是各单位骨干,管理局机关各部门中层,还有延安工业局派来的一些管理层和技术干部,计50人左右。


3月29日,筹建处在“四合院”召开筹建处第一次全体人员大会,段长明给职工们讲了筹建处目前的形式、工作规划等,提出了“开拓创业,滚动发展,快见效益,不断完善”的指导思想。下午,就带人去洛川县政府商谈征地问题,正式展开业务工作。





跑征地手续很麻烦,段长明带人到村长家交流,给村民们讲项目开工建设对延安经济发展、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重大意义。地委副专员薛志勇、洛川县副县长张雷厉及当地乡长等都参与了进来,协调解决征地、青苗补偿等问题。


与此同时,筹建处各部门的地质测量、勘探、工程设计、预算、气象测量等工作同步进行。水、电、汽、暖等方面工程和生产区、生活区基建等率先展开实质性工作。他经常带领技术人员现场查看进程,与土建、基建、设备方面施工人员交流工作。


1986年9月,外购设备经天津港陆续运抵距桐树底村还有5公里的秦家川火车站,还得再次搬运。某运输公司开口就要36万元。段长明认为这是靠贷款建设的工程,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。他和筹建处副主任陈延浩商量后,决定动员筹建处全体同志发扬大庆精神,人拉肩扛也要把设备搬回来。





段长明身先士卒,每天第一个到达现场,最后一个离开,一身泥、一脸汗,重活、险活抢着干。在他的带动下,36名人员奋战两个月,将6000多方、2500多吨、166节车皮上的设备全部安全搬运到安装工地,给国家节约资金20多万元。


12月28日,第一批到达国内的炼油设备全部运抵炼建工地。


1987年2月2日晚间召开的职工大会上,他代表党委提出在全筹建处开展增产节约运动,确定全处节支20万,工期按定额减少10%的时间。


段长明清楚,缩短工期就是效益,筹建处如果能提前一年提交20万吨油,就有3千万的效益,就是为陕北的扶贫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





[ 编辑:管理员 ]